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任務科技配適模型(Task-Technology fit model)在管理領域中學術應用


本期為大家介紹在管理等領域廣泛應用的理論模型——任務科技配適模型(Task-Technology fit model)

什麼是任務科技配適模型?
Goodhue and Thompson (1995)提出了任務科技配適模式 (TTF),認為資訊系統之成功與否,應視資訊系統之功能可否契合使用者之任務需求。若資訊系統提供有效支援,將可增進使用率,並提昇使用者之工作績效。任務特徵、科技特徵等層面為會影響任務科技配適度的前置因子。而任務科技配適模式可以正面影響使用者的個人績效與容易被使用者所實際使用。


模型圖:



模型出處:
Goodhue, D. L., & Thompson, R. L. (1995). Task-technology fit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 MIS Quarterly, 19(2), 213-236.

模型變數:
1.    自變數:任務特徵、科技特徵。
2.    中介變數:任務科技配適。
3.    依變數:績效影響、實際使用。

任務科技配適模型認為一個人做出某種行為受到以下要素影響:
任務特徵(Task Characteristics)
定義:能夠促使使用者加重對資訊科技倚賴的某些觀念。
EX:我需要儘快查詢到我想要的高鐵班次。
科技特徵(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定義:科技是指個人用以完成任務所使用的工具。
EX:高鐵的APP可以提供快速蒐尋班次的功能。
績效影響(Performance Impacts)
定義:當有高的任務-科技適配度時會直接影響績效的提昇。
EX:我因為使用高鐵APP而提高蒐尋高鐵班次的效率。
任務科技配適(Task technology fit theory)
定義:所要達到的任務與所使用的科技是否配適。
EX:我認為使用高鐵APP是查找高鐵班次的好工具。
實際使用(Utilization)
定義:有高的任務科技適配度會使得使用率上昇。
EX:我會實際使用高鐵APP

文章推薦
本期,為大家推薦3篇應用任務科技配適模型的TSSCI論文,觸類旁通,總有一篇啟發你的學術靈感!

由任務科技配適度觀點探討司法人員資訊系統使用與工作績效之影響因子
王舒民、 林娟娟、 簡子晴、 鄒仁淳(2016 )
臺大管理論叢,26  (2)273-302
關鍵字:任務科技配適度;社會認知理論;助益條件

摘要:司法院投入大量資訊經費開發各式專業應用系統,以提昇員工工作效率與品質。本研究以任務科技配適度為基礎,加入「自我效能」、「成果預期」與「助益條件」、「組織凝聚力」等構面,提出一探討影響司法人員資訊系統使用與工作績效之模型。並透過對高等法院及地方法院等9 名司法人員之訪談,修正研究架構及衡量問項,後針對司法人員進行正式問卷調查,共回收138 份有效問卷。結果發現:「任務科技配適度」及「成果預期」顯著影響司法人員工作績效,「任務特性」、「科技特性」、「個人適應力」、「系統自我效能」及「技術助益條件」間接影響「工作績效」。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資訊系統發展建議,以供司法單位未來進行業務電腦化之參考。。


TAMTTF探討組織員工的e化科技接受意圖—組織疏離員工的組織學習效應
陳禹辰、尚榮安、劉蔚廷(2010)
資訊管理學報 ,17(4)139 - 169
關鍵字:接受意圖;科技接受模型;任務科技配適模型;疏離;壽險業

摘要:企業e系統效益能否發揮,與員工接受新科技的意圖密切相關。創新理論指出,組織學習的效果對新系統在組織內的採用有顯著影響。然而現代化的組織,存在許多與組織關係較為疏離的員工,如外勤業務、委外、部分工時或在家上班人員,其在參與組織學習活動上明顯存在許多困難。這個現像使得過去的概念是否正確存有疑問。為探索這個問題,本研究整合科技接受模型與任務科技配適模型,從「組織學習」的角度推導外生變數來建構一個理論模式,以壽險業為例,採用問卷調查法收集資料,並以LISREL8.5檢驗模型。研究結果支持TAM的主張,同時發現任務科技配適度會正向影響使用者對e化系統的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壽險業業務員常需四處奔波,往往導致:「組織溝通及同儕鼓勵」等組織性學習機制效果不彰;使用者個別的學習動機與先前電腦經驗成為關鍵的外生變數。最後,本研究提出管理建議。


線上學習使用傾向對立模式之比較實證
林益民、邱郁文、施東河(2005)
臺大管理論叢,16(1)41-66
關鍵字:線上學習;計畫行為理論;科技接受模式;任務科技配適理論

摘要:線上學習可以讓使用者依個人需求自行選擇課程、依個人時間選擇上網學習的時段,然而,也因著線上學習的學習方式不論在時間上、空間上均有較大的彈性,學習者似乎更需自律精神與自我效能並明瞭自己學習的目的、需求、學習動機等,方能引發學習者的使用意願,達到更佳的學習績效。本研究採用「計畫行為理論(TPB)」、「科技接受模式(TAM)」及「任務科技配適理論(TTF)」三個模式觀點,經綜合或變形後提出四種比較模型,針對理解「個人線上學習系統使用」的貢獻程度進行比較。獲得的比較結果為: 1.以實務的觀點,科技接受模式是最適合的理論; 2.若從瞭解使用者行為模式的全貌及理解程度而言,TAMTPB整合的模型或者TAMTTF整合的模型是最適合的理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